首页 > 行情

最新:民间有高人丨匠心巧手乔一兵:“一块料”变“鲁班枕”

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表时间:2023-04-29 13:49:51
分享到


(资料图)

假期旅游、外出消费、合家团聚、享受休闲时光,是我们美好生活的写照。美好生活劳动创造。接下来,我们到山东认识一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,经典在他们手中不断传承,也不断创新。

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桥式木作”项目传承人 乔一兵:我是乔一兵,从事非遗传承工作,我有不用一钉一铆、只用一整块木料制作鲁班枕结构系列用品的绝活。

选好一块梧桐木料,仔细端详,乔一兵就拿起笔和尺子在木料上画起了线,这相当于已经在他头脑中完成了“3D建模”。

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桥式木作”项目传承人 乔一兵:做的时间长了,它这个结构就牢记在心中了,所以以后也不用图纸了。

“鲁班枕”据传是由两千多年前我国木匠行业的鼻祖鲁班发明的,仅使用刨、锯等简单的工具,就能把一块长方体木料制作成多层结构的立体物品,因此也被称为“一块料”。做好的鲁班枕可以上下翻覆,收放自如,打开能当小板凳,合上能作枕头。在古代,这是学做木工的学徒们结业、出师的必修课。

鲁班枕工艺精细复杂,制作难点一在结构,二在手艺。一锯下去,两个面应相互蕴合,天衣无缝,或是一凿下去,一举两得,既是卯又是榫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彼此关联。

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桥式木作”项目传承人 乔一兵:经过大量的实践制作,才可以比较熟练地来制作这个鲁班枕了。通过对鲁班枕结构的改变,形成一个新的物品,新的物件,它让我无限去想象,无限去发展。

传统鲁班枕主要用于枕和坐,而现在,鲁班枕在乔一兵的手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,他通过调整鲁班枕的结构和比例,并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,除了躺椅、案几等,还用鲁班枕创造出越来越多新奇的物件。

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桥式木作”项目传承人 乔一兵:变小之后它其实是个手把件,也可以在我们写字画画的时候当臂搁使,也可以当作脉枕用;把它折叠起来,它同时也是个手机支架。这样就把传统和今天当下的生活结合到一起了,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在生活当中用它,从而让非遗活态化传承。

关键词:

保安全、拿资格、抠细节 冬运中心全面进入北京冬奥会临战状态

2021-12-16

人民财评:稳步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

2021-12-16

靠双手让日子变得更美好

2021-12-16

第一观察·瞬间 | 中俄元首视频会晤:相约北京见,携手向未来

2021-12-16

世卫组织: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270791973例

2021-12-16

他们为何奔向先行示范区——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透视

2021-12-16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太平洋木材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   联系邮箱:93 96 74 66 9@qq.com